另一種說法是:一位名叫胡汝鼎的中國人同樣提出了類似想法,并將它付諸實施。當時的胡汝鼎正在麻省理工學院進行深造,并于1925年在愛迪生任董事長的通用電氣公司與麻省理工學院合辦的一個學習班內進行實踐學習。1927年的一天,他在一條繁華街道的十字路口等待綠燈信號,當他看到綠燈亮起正要通過時,一輛汽車幾乎擦著他的身體疾馳而過,受到驚嚇的胡汝鼎開始思考如何才能解決紅綠燈之間切換預警的問題。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胡汝鼎巧妙的想到了在紅、綠燈之間加入一個黃色的信號燈,并按照從上至下紅、黃、綠的順序進行排列,以提醒人們信號燈即將切換,不同行駛方向的行人或車輛做好相應準備。這個提議一經提出便得到了美國政府的肯定與支持,他們不僅在交通法規中添加了相關條款,還將紅、黃、綠三色的交通信號燈推廣到全世界。
考慮到早在1920年美國便出現了以提醒人們注意信號燈切換為目的的黃色信號燈,因此胡汝鼎的這一發現能否算做發明黃燈依然有待商榷,但這位當時只有20歲出頭的中國小伙無疑也為交通信號燈的發展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關于黃燈的由來就介紹到這里了,交通信號燈作為城市交通管理與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伴隨著城市交通的發展不斷改變和完善。了解交通信號燈的發展歷史,能帶給我們更多有意義的思考,從而提高自身的交通素養和情懷,更好地為建設現代化、智能化、數字化的城市交通管控系統而努力奮斗。